三、提高育雏成活率
1、**天鸡舍湿度越大越好,相对湿度好达到80-85%,*4-6天,相对湿度60-65%,一周后要降低湿度,加强通风以减少球虫病的发生,要切记'通风换气是个宝,任何药物替不了',通风不良乃**之根源。
2、前几天,给小鸡饮水的温度控制在18-21℃,小鸡出壳后是拒绝饮30℃以上温水的。
3、提高肉鸡群的均匀度非常重要,也是衡量成败与否较重要的因素之一,连州孵化机,造成均匀度不好的原因很多(如密度和群体太大,疾病、饮水与喂饲设备过少等),个别鸡第1天喝不到水势必要变为弱雏。为此,很多有经验的养鸡户不是把鸡雏直接放入育雏笼,而是拿着鸡头将其嘴在水中蘸一下,教给所有鸡只同时学到喝水,这样做对提高均匀度至关重要。
4、不要寄希望于让每个种鸡场都孵出不携带病菌的鸡苗,也是不可能做到的(雏鸡一周内遇到的问题是:脐带炎、卵黄炎、白痢、伤寒、副伤寒、枝原体、大肠杆菌、葡萄球菌、链球菌等)。既然是这样,那就应及早做好防病工作,据孵化设备*介绍,雏鸡用药应遵照以下原则:a、对损害肾的药不用(如链霉素、庆大、卡那等)b、有抗药性的不用 c、尽量给其饮水,避免拌料。因为搅拌不匀会中毒,再者病鸡吃得少,健康的鸡反而采食量大,起不到疗作用。
5、小鸡出壳后种鸡场应及时做药敏试验,指导养鸡户用药,因为种鸡用过某种抗生素,小鸡再用就不敏感了。还有该鸡场上批用药某种药品,这批再用同样不敏感。较保险的办法是小鸡出壳后前5天使用高敏感性抗生素,尽管价格高一些,但小鸡喝水少,成本并不高,更重要的是其效果确切,为将来的生长发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。小鸡前5天用药切记两个一:即每1000只鸡一袋澳特(200-300斤水)一袋维歧丽宝(一袋配400斤水)混合均匀,连用5天。
鹧鸪的育雏与孵化技术(一)孵化与育雏
1.孵化
采用人工孵化,大型孵化机,选择万顺孵化机。种蛋必须保证新鲜、均匀,过大、过小、畸形、不清洁都要剔除。保存期一般不**过1周,保存温度为10~15℃,高不**过20℃,保存湿度在65%左右。保存期间应防止阳光直射、震动。入孵前种蛋放在孵化器或容器内,按每立方米加入28毫升福尔马林,14克高锰酸钾。方法是将福尔马林倒在盛有高锰酸钾的容器内,使其产生气体,紧闭机门或容器,鸽子孵化机,熏蒸2个小时即可。
孵化室室温冬季保持在18~23℃,夏季在23~30℃,孵化机内温度37~38℃,相对湿度7天以内为55%~60%,7~8天为50%~55%,18~24天为70%~75%。翻蛋在孵化期间十分重要,孵化机厂家,从入孵至20天必须每隔2小时翻蛋一次,否则孵化率将大大降低。20天至出壳可以不翻蛋。
通风系统不太好的孵化机应注意晾蛋,晾至32~33℃即可。孵化的中期,每次晾蛋时间10~15分钟;后期或天热时,每天可晾蛋半小时;到23~24天,不再晾蛋。孵化期间照蛋两次,头次照蛋在*7~8天,二照在*20天。二照后将发育正常的蛋转入出雏器内,继续孵化至出雏。为了防止出壳的雏鹧鸪掉落,在出雏盘上可加盖网片。出雏器的温度要比孵化箱的温度低0.5~1℃。落盘后要注意出雏器的通风量。适当增加水盘,提高出雏器内湿度,以利出壳。